机关办公室新人该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大内密探零零发》里周星驰扮演的大夫,每次诊疗都不问患者青红皂白就开始抓药、治病、拿钱,一点都不含糊。看起来很荒诞,但现实中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形。比如,公文初学者在向老笔杆子请教的时候,往往会在不同部门、不同前辈那里得到得到相同的答案——“多读、多写”。多读?
多少才叫多?党的理论书籍汗牛充栋、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各行各业的重要文件车载斗量、各部委每年发的文不计其数、下面省、市、县出台的配套政策文件浩如烟海……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多写?
写多少才叫多?如果你是机关材料写手却每天写武侠小说,公文写作水平能提高吗?如果你每天只练习一种公文格式,公文写作水平能提高吗?
可见,“多读”和“多写”这两个建议太大而化之, 既无法为公文初学指引正确的方向,也无法指导他们进行科学而正确的练习,因此,我们必须对 “多读”和“多写”两个公文写作的基础问题进行解构和重建,为公文初学者的求学之路清理前进的路障。

学习公文写作到底要读什么?

有些公文初学者面对无边学海、无极学山,宛如天狗吃月一般无从下手,心如火燎烦躁难安。其实大可不必,我们要理解——读什么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构建知识体系的问题。
高楼万丈平地起,新手进阶不宜急。学公文的过程就像我们建房子一样,先打基础,再立柱子,构筑基本框架之后就是架窗镶门,添砖加瓦。这样就能建成一座结构稳固,外观美观的房子。
学习公文写作知识也是如此。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文写作知识体系,就要掌握以下内容:


第一、党的理论知识是公文写作的重要基础。党的理论知识是公文写作中最基础、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对于我们把握政治方向、看清形势动向、把握写作尺度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党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党的政策、方针、路线,以及党的性质、宗旨、基本路线以及十八大等党的重要会议精神文件,还有马列毛邓思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等等。

第二、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是公文表达的刚性束缚。法治是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总目标和重要任务。因此,任何地方、任何部门的任何公文都要符合“依法治国”这个基本规范,绝不能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相矛盾、相抵触。公文写手尤其要熟知所在部门对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工作惯例,如《行政强制法》之于各行政执法部门、《城乡规划法》之于住建部门、《安全生产法》之于安全监管部门、《信访条例》之于信访部门。

第三、国务院、相关部委出台的重要文件是公文写作的旗帜和方向。比如历次五年规划(现在是《十三五规划纲要》)、历年的一号文件(近年来都是农业方面的指导性文件)、2013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行业性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x省深化盐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各地各相关部门都需要在学习中领悟,在执行中提升,在成效中反映,在总结中深化。

第四、所在地区、所在部门的重要文件是公文内容的中流砥柱。比如地区性的《中共广东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及各地市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对所在地区、所在行业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意见,是开展专项工作的重要指南,所以有必要进行通读,并在工作中予以强调和突出。

第五、本地区、本行业的统计数据是公文内容的钢筋铁骨。绝大部分的工作成效,最终都需要以数据来给出最有力的证明,否则任何读者、听众都会对材料的观点保持谨慎和怀疑态度。所以,公文写手必须留心收集和随时更新一些重要数据,比如地方GDP、税收、人口、就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本行业组织机构各类统计等数据,在文章中引入这些重要数据可以为文章观点提供强有力支持。

第六、新常态、新思想、新概念、新表述是行政公文的肌肤纹理。透过肌肤纹理,我们就能看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而从公文反映的新常态,表现的新思想,提出的新概念,表述的新变化上,我们就能把握住该地区、该行业该项工作的动脉。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上级关于某项工作的新提法、新指示、新要求;传媒报道本地、本行业的新闻报道;外地本行业相关新闻报道等等。都需要我们迅速吸收新知识,学习新经验,谋划新思路,探索新模式,推出新举措,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强调的是,掌握以上六个方面的知识只是在初步构建公文写作知识框架的基础上的“毛坯房”,仍然需要进行下一步的“精装修”才能真正入住。因此,我们还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和积累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并不断巩固理论功底,更新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为公文写作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